close

 電影小心得:米奇17號 Mickey 17

  記得當年「寄生上流」在奧斯卡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外語片與最佳原創劇本之際,除了對導演奉俊昊的才華感到敬佩外,就是影藝學院對參賽作品喜好的轉換感到驚訝了,最佳影片通常都是好萊塢電影的天下,從前這類的外語電影能夠獲得最佳外語片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但那次卻破天荒的讓「寄生上流」得到最高榮譽,相較於過往都是將這類大獎頒發給美國電影,能讓文化差異頗大的亞洲電影獲得最佳電影真的是前所未見的情況,除了本片的確夠突出以外,也不禁佩服好萊塢包容多元文化的氣度。

電影小心得:米奇17號 Mickey 17

  讓我有點訝異的是,原本以為獲得大獎後成為當紅炸子雞的奉俊昊會馬上開拍新片,沒想到卻是隔了幾年的時間才推出了這部「米奇17號」,記得之前看過他所導的「末日列車」,是他第一部以英文發音的科幻電影,以未來世界為背景講述人類面臨末日危機時在超長列車上生存的故事,表面上是科幻故事,實際上卻藉由許多情節來描述現實世界的殘酷與現實,直到最後才恍然大悟,故事中引發列車上人類的自相殘殺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必要之惡的概念,讓當時的我心中也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印象,而這次的「米奇17號」同樣也是以未來世界為背景,同樣也參雜了許多導演過往作品中諷刺社會現象與黑色幽默的風格,有著比「末日列車」更加龐大細緻的佈景與視覺效果,但作為一部備受矚目的商業電影,在娛樂效果上卻似乎不在普遍觀眾的預期中...

電影小心得:米奇17號 Mickey 17

  我個人其實挺喜歡片中主角身為「消耗工」的設定,為了開拓外太空未知的環境,需要這樣的人員擔任第一線冒險的工作,也因為過於危險造成極高的死亡率,故事中有複製與列印人體的機器,讓消耗工得以不斷重生進行這樣的危險工作,某種程度算是長生不老的概念,只是必須用非常可怕與痛苦的代價換取這樣不斷重生的機會,而導演奉俊昊從這樣的設定中,一方面反映社會中底層民眾面對困境時鋌而走險的無奈,一方面諷刺資本家貪生怕死外總是佔盡各種好處的心態,還有社會中因貧富差距造成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鳥事,皆在故事裡的太空船中不斷發生,也是這部電影讓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地方。

電影小心得:米奇17號 Mickey 17

  而在穿插了許多黑色幽默的故事中,比較可惜的是節奏的安排上實在有些零散,在兩個多小時的片長中,有時候不太容易找到故事的主軸在哪,裏頭有許多概念巧妙的劇情,像是主角的感情線,與損友間的利益糾葛,面對頂頭上司的欺壓,艦隊高層貪婪又愚蠢的想法,人體列印對人類價值觀上的衝擊.....感覺奉俊昊很想將許多想法在這部電影中一次呈現,但卻又略顯貪心,反倒有點失焦,搞到最後人類面對外星生物包圍時的懸疑性與緊張感略顯不足,對比前陣子的「異形:羅穆路斯」,相對單純且直接的劇情,所營造出的戲劇張力遠遠勝過本片,雖然類型大不同,但同樣都是以科幻為題材的電影,擁有更高製作成本的「米奇17號」在觀眾眼中的娛樂效果顯然是不太及格的,也許奉俊昊不想將這部電影拍成一部單純的商業片吧...

電影小心得:米奇17號 Mickey 17

  在電影的後段,人類面對外星生物伏蟲時的場景,讓我想起了風之谷中王蟲的模樣,不管是外型或是故事設定的概念,特別是最後人類面對伏蟲包圍的場景,真的很難不讓人與這部經典動畫產生聯想,也得以見得「風之谷」在電影界的地位,不過「米奇17號」中的伏蟲大軍倒是沒有像王蟲那般充滿驚人的壓迫感,除了尺寸小了許多以外,連攻擊性也不似王蟲那樣嚇人,對比同日上映的風之谷,也算是某種有趣的巧合呢。

電影小心得:米奇17號 Mickey 17

  而說到「風之谷」,也在台灣與本片同日上映,即使小時候已經在電視上看過好幾次了,想到片尾那致敬王蟲的場景我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當下馬上訂票繼續觀看,即使下午的時刻總是讓我昏昏欲睡,但不得不說這超過30年以上的經典老片的確有一套,雖然某些故事環節對我來說有點草率與過於誇張(像是愛好和平的娜烏西卡竟然武藝高強到一口氣就宰了許多敵國的士兵.....這也太殘忍了吧....),不過對於珍惜地球環境與不同物種和平相處的理念,簡單又明瞭,整體故事的結構也夠完整,相較於「米奇17號」略顯繁雜紛亂的故事線真的是高明了許多,而我想在過了數年以後,影迷對這兩部電影的評價應該也還是如此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ugmus 的頭像
    bugmus

    達哥的部落格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