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心得:米奇17號 Mickey 17

  記得當年「寄生上流」在奧斯卡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外語片與最佳原創劇本之際,除了對導演奉俊昊的才華感到敬佩外,就是影藝學院對參賽作品喜好的轉換感到驚訝了,最佳影片通常都是好萊塢電影的天下,從前這類的外語電影能夠獲得最佳外語片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但那次卻破天荒的讓「寄生上流」得到最高榮譽,相較於過往都是將這類大獎頒發給美國電影,能讓文化差異頗大的亞洲電影獲得最佳電影真的是前所未見的情況,除了本片的確夠突出以外,也不禁佩服好萊塢包容多元文化的氣度。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小心得:腦筋急轉彎2 Inside Out 2

好久沒有看到這麼棒的皮克斯電影了,在觀看腦筋急轉彎2的當下,心中各種情緒小角色不自覺的發出這樣的讚嘆,自疫情以來,光看票房表現就知道,這幾年皮克斯所出產的電影並不如過去那般廣受好評,加上迪士尼近年品質下滑程度,讓人不禁擔心皮克斯是否也跟著影響,讓過去引以為傲的獨創性與驚人創意是否跟著一去不復返,而幸好「腦筋急轉彎2」並未讓觀眾失望,除了再次展現皮克斯引以為傲的驚人創意外,緊湊劇情中各種溫馨感人的情節設定,精彩程度可說是今年各大商業電影中的翹楚,成為今年破紀錄的票房之作可完全不意外。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小心得:年少日記 Time Still Turns Th

  香港電影在近年來由於人才資金都逐漸往中國靠攏,許多大型商業片除了畫面以外,在劇情與創意上早已不復當年全盛時期的耀眼,不僅少了過去獨有的港式幽默,也不見對於各種社會現象的冷嘲熱諷,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後,那一部又一部以香港警察為主角的警匪動作片也看來格外荒謬,在這樣的環境下看到「年少日記」這樣獨特且具濃厚人文氣息的香港電影真的是讓我非常驚喜,本片不光是拍出了香港本地的社會現象,也反映出華人世界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根深蒂固傳統觀念,相信這故事也能讓香港外不少華人觀眾深有所感。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小心得:滯留生 The Holdovers

  還記得今年初在偶然情況下,從報導中得知某部奧斯卡熱門影片捲入了抄襲疑雲,搞得許多人都尷尬不已,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沒有特別關注或是片商並未大肆宣傳,「滯留生」這部電影一直到2024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夕我才略有耳聞,在腦海中一直存在著「這是一部有點爭議的好電影,但是完全不知道是在演什麼」的印象,不光是對「滯留生」這個片名一知半解,就連海報長什麼樣我也是一點印象也沒有,而也就帶著這樣的神秘感前往觀看,出乎意外的是,這樣一部低調到讓人幾乎感到不存在的電影竟然一躍成為個人今年印象最深的電影之一呢!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小心得:再見機器人 Robot Dreams

  起初在看「再見機器人」時,前半段只覺得這部電影有點無趣,特別是那幾乎無對白的內容以及簡單的線條與構圖,起初還讓我有點招架不住,想說這部電影的高評價是不是過譽了,不過隨著劇情的推進,片中兩個主要角色之間的關係逐漸產生變化,從原本讓人感到有些平凡無趣的快樂溫馨,轉變為世事無常的無奈,最後灑脫的接受一切,彷彿在看自己過往的經歷般那樣的刻骨銘心,最後帶著溫暖卻也有點苦澀的心情離開了戲院。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電影小心得: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在與多年合作的華納兄弟鬧翻中斷合作後,大導演Christopher Nolan投向環球影業的第一部作品「奧本海默」(Oppenheimer)備受全球影迷矚目,尤其在上部作品「天能」(TENET) 在票房及口碑的小小失利,加上上映期間強遇華納兄弟所推出的芭比,讓觀眾不免好奇這名作品幾乎未失手過的名導是不是依舊保有同樣的票房號召力,不過Christopher Nolan的確有他的一套,即使本片改編自同名傳記,但依舊保有極高的娛樂性與緊湊的節奏感,完全沒有這類電影可能有的冗長與沉悶感,在許多方面上可說是為傳記類電影開創了另一種全新的可能性。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1.jpeg

  2023暑期檔開始之際,各家片商紛紛上映各自大作瞄準這個重點市場準備大展身手,從瑪利歐兄弟電影版、已見疲態的玩命關頭X、星際異攻隊3、變形金剛.....,可以看得出來過往因疫情而有所影響的暑期電影市場,一部又一部商業大片的推出有著漸漸回到過去熱鬧的跡象,在這之中有一部相較之下較為低調的日本動畫電影「藍色巨星」正悄悄地擄獲一群觀眾的心,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在眾多大片中倒也殺出一片天,也是這次暑期檔次中讓人格外感到驚喜的精彩作品。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lg and t1.jpeg

  前幾天有關PLGT1聯盟傳出合併的流言,對像我這種從PLG開始第一年就關注的籃球迷而言,並不是件太意外的消息,T1從一開始成立就被冠上蹭熱度的形象,而實際經營上,不管從入場人數或是電視收視率及網路熱度都與PLG有段差距,雖然在魔獸加盟雲豹之初看起來有股急起直追的態勢,但無奈的是雲豹其他本土球員的素質和聯盟其它球隊的球員有著明顯的落差,即使魔獸與後來加盟的艾夫伯再神勇,也有著孤掌難鳴的無奈,也連帶的後續熱度與票房成績並不像當初所預期的熱烈,反觀PLG在年初林書豪加盟鋼鐵人後,拼勁十足的他帶著其他球員一同成長,使得當初穩居聯盟墊底的戰績一飛沖天,到季末甚至差一點就進入季後賽,這期間也帶動聯盟票房的高度成長與話題熱度,兩聯盟原本算是有點拉近的人氣,到後頭又有拉開的趨勢,相信明眼的人都看得出來兩個聯盟遲早會合併,畢竟台灣這個小市場要容納12支球隊真的是有些困難,到最後砍到剩十隊或是八隊也都不會讓人太意外,不過在此我倒是有個不同的看法,如果兩聯盟以合作的形式取代合併會是如何呢?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7257.jpg

IMG_7256.jpg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轉戰後援後的陳冠宇,似乎找回了當初在日職穩定表現的手感,連續242/3局的投球局數中沒有被對手拿下任何一分的自責分,堪稱鬼神般的表現,這樣的表現也延續到台灣大賽中,三場出賽42/3的投球局數也沒有失掉任何一分,也讓他入選了2023WBC經典賽的國手,不過表現倒是沒像季賽中那麼殺就是,出賽三場共兩局的投球局數中,雖然只丟了一分自責分,但竟丟了三次四死球並且被打出了三支安打,被上壘率與安打率都偏高,看得出來他的速球與變化球對國外高階聯盟的打者並沒有太強的威脅性,但在台灣隊那孱弱的投手群中,還算少數能用得上的後援戰力,而就在去年投出那出色的後援成績後,今年樂天教練團似乎也有了將他改為勝利組牛棚的打算。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