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幾個月看電影前的等待時間中,逛書店時無意間看到一本「灣生回家」的書,雖然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大概翻個幾頁,不過對於裡頭當時日本戰敗,被迫從台灣搬回日本的民眾,所謂的「灣生」歷史卻引發了我的興趣,這群數以萬計的灣生在我的印象中,僅止於歷史課本中隱約的提及:「蔣介石政府讓他們回到日本」這樣簡略的內容,對於其中的緣由與細節,以及這群人回到日本後的處境除了從未在課堂中提及,也由於篇幅少到只剩下簡略的一句話,說實在的,其實很難引起注意讓人們去關心這件事,也因此,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實在忍不住好奇心想繼續看下去,畢竟當初這群出生在台灣的日本人,都把台灣當成自己的故鄉了,被迫回到自己從未踏上的日本祖國,心中的複雜情緒與面臨到的艱困處境,也足以構成一篇又一篇的血淚史了,而這也是我會買票看這部紀錄片的主因之一。

 在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的複雜背景下,「灣生回家」的題材其實很容易挑起觀眾敏感的政治神經,不過可以看出導演與製作人刻意淡化這樣的元素,以年邁灣生對台灣的喜愛與眷戀為出發點作記錄與採訪,主要的八位採訪對象,每個人都各有獨特的故事,聽著他們口述的回憶,一點一滴的建立起當年台灣的種種情境,在一段又一段看似不相關的故事中,巧妙對觀眾傳達出要愛惜自己的故鄉、愛惜台灣這塊土地的訊息。

 在這八位主要受訪者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說話逗趣的富永勝老爺爺外,還有兩位留在台灣落地生根的阿嬤〈片山清子與另一位忘了名字的老奶奶><〉,對這兩位阿嬤印象如此深刻的原因在於她們外表與打扮和台灣人無異,但卻因外在的因素必須假裝不會說日語或是被迫與母親分離當童養媳,背負了沉重的怨懟與不安度過漫漫人生,要不是有這麼一部紀錄片出現,我還真不知道原來台灣有這樣的人們存在,而富永勝老爺爺的片段可以說是本片最活潑的存在,不管是無緣見到老友最後一面的遺憾,或是回憶年少時代的種種趣事,以及自己回到日本時的艱困,幽默豁達的態度與真誠流露,時常把戲院裡的觀眾逗得又哭又笑,電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段落就是探訪年少好友的時候,發現自己晚了一步未能見到最後一面,當場幾近崩潰的痛哭,讓人感嘆時間的無情,而他三不五時講個幾句台語,還有自爆以往的糗事以及對台灣的種種研究,可以讓人感到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讓生長在台灣的我也不禁稍稍汗顏,連這麼一位年邁老爺爺都這麼珍惜台灣的一切,我們更該好好的用心呵護才是呀!

 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了許多以往在歷史課本中無法得知的歷史真相,有些是美好、有些是醜陋,本片為了傳達正面的訊息,盡量避免有爭議的政治題材,以免造成偏頗,而要以在台日人的角度來看待整段歷史其實也很難窺視真實的一面,在同一段的時間裡,不同處境的人對日本統治會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痛恨、也有人懷念,而多年來只有單一價值觀的歷史課本幾乎以負面的評價看待這段歷史,很難用客觀的角度從這些歷史事件學到教訓,所幸在當今資訊越來越流通的時代,不再只有政府單一灌輸的教材材得以了解歷史,越來越多像是本片製作田中實加這樣的有心人士願意投入心血挖掘真相,讓台灣民眾了解各式各樣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認同這塊養育我們生長的土地,這點才是歷史教育最重要也最可貴的地方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