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部電影出現之前,大家對於〝陣頭〞這個名詞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台灣到處可見的廟宇在農曆節慶時,在祭典中總會看到〝陣頭〞擔任儀式的重要角色,而陌生的是,那這個重要角色〝陣頭〞,到底主要的作用是啥?為何節慶時會需要那麼多人來執行〝陣頭〞呢?而隨著時代的演變,這個專屬台灣獨有文化的〝陣頭〞除了有漸漸式微的趨勢外,中輟生、幫派份子的滲入,也使得原本有著凝聚民眾向心力的〝陣頭〞文化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部藉由陣頭文化探討現代親情與兩代隔閡的電影,在台灣創下了極為驚人的票房佳績以及口碑,風頭完全蓋過了預算多出許多倍的〝痞子英雄〞,不過對我而言,〝陣頭〞所帶給我的感動似乎並不如預期,將傳統文化注入新思維,轉變一般人對於陣頭文化的負面印象,原本勢如水火的父子藉由陣頭演出而冰釋誤會,這的確是個感人而且勵志的題材,但不知道為什麼,看著一幕幕流動的影像、演員們的賣力演出,我卻始終很難體會到許多人所說的〝熱血沸騰〞,而最大的原因我想就在於有點牽強的劇情轉折,讓我在觀看時始終難有一氣呵成的快感吧!

在許多時候,柯有倫所飾演的阿泰,言行舉止讓我摸不著頭緒,特別是他在擔任團長時期,什麼都不說就瘋狂練鼓、嚷著要放棄、叫團員揹著沉重的大鼓環島、揍團員…..,從一個大家不信任、連觀眾也不信任的團長變成穩重值得依靠的領導者,感覺上是要有許多細膩鋪陳的,不過很可惜的,在我的印象中這樣的演出似乎不是太多,除此之外,阿泰與小太妹敏敏的感情戲、在樹林中與打擊樂團的巧遇、與阿賢之間的競爭〈比賽的目標是攻頂!〉,感覺上也是有些刻意和突然,再加上看完電影後對於陣頭的意義還是一知半解,這樣的缺點也不免影響我對於這部電影的觀感了!

雖然電影本身並沒有讓我感到特別驚喜,但劇中資深演員陳博正、廖峻與柯淑勤的演出就值得大聲讚賞了,老練純熟的演技再加上流暢的口條,除了順口說出的台灣俚語總是讓觀眾會心一笑外,那種嘴巴毒辣、內心掛念團員以及兒子的深刻演技才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特別是飾演達叔的陳博正,他在電影中的影響力遠比我所想像的還要巨大,很多場戲如果少了他的精湛演出絕對會大打折扣,舉手投足之間完完全全就是台灣許多6.7年級生心中的父親形象,在外頭是頂天立地人人尊敬的大叔,但在家庭中卻是難以親近甚至有點令人畏懼的父親,如此生動的演出很難不讓觀眾產生親近感,同時也加深了電影裡頭與阿泰之間情感上的張力,套句金馬獎評審給柯震東的評語:如果沒有陳博正的演出,這部〝陣頭〞真的就無法成立呀!

雖然個人並不是這麼喜愛這部電影,但能看到有人肯為了這麼精采的台灣傳統文化,經由電影讓更多人能認識甚至感動,並且扭轉一般人對於陣頭的刻板印象,劇組的努力還是相當值得肯定,在看完陣頭後回去比較一下去年我最喜歡的三部國片:「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我心中不禁敬佩這三部電影的導演在拍攝電影上的技巧與天份,在節奏、故事的細節、以及故事張力的表達都掌握得非常出色,而且都能讓我在走出戲院後能有意猶未盡的滋味〈當然,賽德克‧巴萊:彩虹橋不在其中啦XD〉,但〝陣頭〞對我而言就有點像是偶像劇的加長版,並沒有太深刻的感受,對於喜愛陣頭的觀眾可能會有點失禮,不過這的確是我在走出戲院時的想法,只能說,導演的表達手法並不合我的胃口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gm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